(網經社訊)2月14日,網經社通過對“別樣”(上海別樣秀數據科技有限公司運營)2021年電訴寶受理的全年真實用戶投訴案例大數據分析,公布了“別樣 ”2021年電訴寶消費評級數據、年度投訴數據及典型案例。(相關專題:http://www.gfgpay.com/zt/bykchf/)
據網經社企業庫(COP.100EC.CN)顯示,別樣成立于2017年,隸屬于上海別樣秀數據科技有限公司,法人為吳欣。自稱采用的是直郵模式,當消費者在APP上下單時,別樣開發的智能機器人會幫消費者直接在商場和品牌的官網上下單,訂單成功后,貨品由海外商家直接郵寄到消費者手中。
一、別樣用戶投訴數據出爐:獲“建議下單”評級
2021年全國跨境電商消費評級榜依據運行十余年的第三方國內知名網絡消費糾紛調解平臺“電訴寶”(315.100EC.CN)在2021年受理的全國480家電商企業用戶消費糾紛案例海量大數據得出,依據反饋率、反饋時效、滿意度多項指標模型評估,其數據評級完全由系統自動生成,獨立、客觀、公正。
每年的3月15日是“國際消費者權益日”,由國際消費者聯盟組織于1983年確定,宗旨就是對消費者進行教育,提高消費者維護自身權益的意識和能力,并且處理消費者投訴,幫助消費者挽回損失。自從1991年央視315晚會以來,每年都會曝光大量消費者關注的質量問題,深度揭露消費環境存在的問題,促使消費者提高維權意識、企業認識到自己存在的不足。
2021年共計32家投訴量“規上”跨境電商平臺上榜,其中部分案例將入選于我國“一帶一路”TOP10影響力社會智庫——網經社電子商務研究中心聯合電訴寶例行發布的《2021年中國電子商務用戶體驗與投訴監測報告》。
今天發布的是“別樣”電訴寶消費評級數據。據“電訴寶”顯示,2021年“別樣”共獲得8次消費評級、2次獲“不建議下單”評級、3次獲“不予評級”、2次獲“建議下單”評級、1次獲“謹慎下單”評級,最終獲“不建議下單”評級。
二、“別樣”2021年度電訴寶投訴數據
2.1 消費問題分布據
根據網經社旗下電商大數據庫“電數寶”(DATA.100EC.CN)顯示,“別樣”存在商品質量、網絡欺詐、退換貨難、退款問題、霸王條款的問題。
2.2 投訴地區分布
根據網經社旗下電商大數據庫“電數寶”顯示,2021年投訴“別樣”的用戶主要集中地區為山東省、上海市、廣東省、陜西省。
2.3 投訴性別分布
根據網經社旗下電商大數據庫“電數寶”顯示,在投訴“i百聯”的用戶中男性占20%、女性占80%。
2.4 投訴金額占比
根據網經社旗下電商大數據庫“電數寶”顯示,用戶投訴“i百聯”的消費金額主要在100-500元、1000-5000元以及5000-10000元,占比分別為40%、40%、20%。
三、典型案例披露
【案例一】“別樣”化妝品疑無保質期 包裝泛黃藏污垢
2月27日,上海市的陶女士向“電訴寶”投訴稱,自己于2月26日收到在別樣上面購買的護膚品,到貨后發現面霜于5月即將過期,并打開發現蓋子傾斜并且全是污垢,然后其他的護膚品商品外盒也全是污垢,并且條形碼也已經發黃變色,之后聯系別樣客服要求核實保質期,之后在等待回復的過程中,上網查了下之前購買該商品用戶的反饋,對照發現到我手上的商品均已在20年的5-12月過期,之后聯系別樣要求退款。
對此,別樣回復陶女士說國外沒有保質期,只要不開封就可以一直放下去用。陶女士針對護膚品都應該有保質期提出質疑,別樣說那是中國規定的,外國沒有,然后提出外觀破損,精華沉淀,面霜的問題,別樣又表示這個不能代表這個東西壞了。陶女士則表示自己可以出具批號解讀的證明,如果不承認請出具該商品的生產日期,別樣也無法出示,就一再說這個東西沒有保質期。
【案例二】商家告知為斷貨前最后一件 “別樣”被指下單后庫存恢復
3月10日,陜西省的馮女士向“電訴寶”投訴稱自己于3月6日在別樣電商平臺購買女款 Tory Burch包一件,完成支付后商家一直處于備貨狀態,馮女士于3月9日向平臺客服提出退貨,平臺客服卻屢次推脫責任,被告知商家已在備貨無法退款,而對方并不能出具任何證明,且在購買階段客服告知本商品為最后一件。馮女士表示因被告知不下單會存在長期斷貨的狀態,自己出于害怕斷貨的心態,在對方隱瞞下立即下單,下單后平臺的庫存量突然恢復到滿值,嚴重影響了本人作為消費者的知情權,馮女士表示自己的訴求是商家能立即取消訂單,將支付的價款退還。
對此,“別樣海外購”向“電訴寶”反饋稱:此單我們已聯系用戶已處理完結。
【案例三】“別樣”被指誤導消費 以消費券方式來報銷關稅
7月1日,山東省胡先生向“電訴寶”投訴稱自己于六月份,在別樣網購平臺購買女士包一個,購買頁面顯示免除關稅,結果到了青島海關后,需要胡先生另外補交200元,找客服后,客服說可以報銷,但是不是以現金方式報銷,而是以消費券方式來報銷。
【案例四】霸王條款?“別樣”被指產品錯發少 并拒絕處理售后問題
12月22日,廣東省錢女士向“電訴寶”投訴稱自己于2021年11月28日,在別樣app平臺購買CR洗發膏250毫升兩瓶。出現產品錯發少發問題,平臺拒絕消費者合理換貨需求,涉及霸王條款,海外商家已同意接受換貨,別樣app平臺拒絕配合并侵害消費者合法權益,并欺騙消費者說海外商家不同意換貨。商家發錯貨,錢女士表示,消費者要求換貨是非常合理的正常需求,別樣app卻態度囂張無視消費者需求,直接拒絕消費者訴求。
四、2021年全國跨境電商消費評級榜出爐
在“2021年全國跨境電商消費評級榜”中,獲“建議下單”的平臺有小紅書、海淘1號、海豚家、洋碼頭、海狐海淘;獲“謹慎下單”的平臺有寺庫;獲“不建議下單”的平臺有考拉海購、亞馬遜等;獲“不予評級”的平臺有全球速賣通、德國w家、天貓國際等。
【小貼士】
國內知名網絡消費糾紛調解平臺“電訴寶”(315.100EC.CN)運行10余年,與全國近千家電商建立對接,影響1億+電商用戶,新系統實現一鍵投訴、24h在線、自助維權、同步直達、實時處理、進度查詢、評價體系、法律求助、大數據分析等諸多功能。目前,平臺“綠色通道”服務向廣大電商平臺開放,電商可自主申請入駐,實時受理、反饋和查詢用戶滿意度評價。為了更好地營造公開、透明、健康的電商消費投訴環境,“電訴寶”公開版于2020年7月1日正式上線,新增用戶投訴實時受理動態、月度平臺投訴量TOP10、熱點投訴地區、投訴榜(依據投訴量排行)等模塊,讓投訴過程透明化,一手掌握信息動態。